DR和CT都是医院放射科里的x光拍片机器,两者功能相近,但在实际应用中,CT的使用率明显高于DR,且这一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明显。

从全国来看,如今CT与DR检查量比,已经从以往的1:1,发展到今天普遍的3:1,部分医院甚至已达5:1。之所以医院更愿意购买和使用CT,是因为两个比较常见的原因:

一、相较于DR,CT的“赚钱”能力更强

以三甲医院为例,从投资回收角度,单价100万元的DR和单价1500万元CT的投资回收期差不多(约1.5年);从长远发展角度,由于收费比DR高得多,CT的效益,显然比DR得多得多。因此,各级医疗机构都会优先考虑效益,而选择CT。

CT

二、相较于CT,DR容易漏诊误诊

一般来说,医生对DR漏诊与误诊的感受最强烈的是两个检查场景:胸片漏诊与四肢骨关节片漏诊,其中主要以胸片漏诊为主,我们以胸片漏诊为例讨论DR。

根据对胸部DR漏诊误诊的临床对照研究,其漏诊误诊概率总体在3%左右。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四个原因容易导致漏诊误诊发生:

(1)缺少仔细观察,占40%;

(2)缺少临床病史查询,占20%;

(3)肺野区缺少侧位胸片,占30%;

(4)DR图像质量差,占10%。

这意味着,因DR的90%漏诊误诊,与设备无关。比如,临床常见的胸部DR漏诊部位是肺尖接近胸膜部位与胸腔解剖组织结构的重叠部位,究其原因是临床医生习惯只开胸部正位,对于侧位重要性与价值缺少认识,再加上心脏与周围组织的遮掩,使很多胸部病变组织在DR正位中被忽视。还比如,双侧肺尖接近胸膜的顶处、上纵隔旁、双侧膈下区域等部位位于肺野的周边区域或者边缘区域,组织伪影与重影较多,在观察胸部DR时常会因观察不仔细而被忽略,导致漏诊现象;主支气管、气管病变部位被漏诊,是因为在没有发生继发性肺部病变时,容易被忽略。因此,胸部DR出现漏诊的常见病变组织与原因大多是人为因素。

DR

一台摆位灵活的DR能够实现多角度观察,从而减少误诊率。如普利德PLD7100A医用DR,它的悬吊运动范围大,牛头可全角度旋转,实现拍摄无死角。同时球管上下升降范围大,便于站立位时足踝负重状态下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