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骨科手术而言,手术的精度是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最重要的因素。例如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关节置换手术等,要求手术器械和病人之间有精确的相对定位。而骨组织的特性决定了医生很难直接用肉眼观察骨科手术过程中器械在体内的位置,因此骨科手术中需要影像导航来实现器械的定位,即便是有骨科机器人参与的手术也不例外。

骨科机器人手术的影像搭配方案有哪些?一般包括C型臂、G型臂、O型臂等。

1.骨科手术机器人+C型臂

C型臂从一个方向发射X射线穿透人体,然后通过X射线接收转换装置、图像处理和分析系统进行处理得到所需的影像,该设备具有辐射剂量小、感染风险低、占地面积小、便于移动等优势。

与二维C型臂相比,三维C型臂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结合更加成为行业趋势。在普爱医疗脊柱外科手术一体式解决方案中,就将PL300B骨科手术机器人搭配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平板3D C形臂PLX7500来使用,其一大优势就是可以优化手术流程,通过术中类CT断层影像检查,代替传统的术后CT检查,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术中CT” 代替 “术后CT”,有效降低翻修手术的概率,提升手术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骨科手术机器人+平板三维C形臂

骨科手术机器人+平板三维C形臂

2.骨科手术机器人+G型臂

G臂与C臂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有两个球管,可实现实时的正侧位成像。

G型臂将两套X线发射和成像装置集于一身,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产生X光,穿透人体,通过X线增强设备和计算机图像处理,可同时对感兴趣区域进行正侧位曝光成像,实时得到患者正侧位医学图像。G形臂的这一优势,使得它在骨科手术量大,翻台率高的医院尤其受到欢迎。

G型臂主要应用于需要精确定位实时监控的外科手术,如创伤骨科手术—骨盆、骨颈等不规则骨的复杂手术;脊柱微创手术—椎间盘消融、椎弓根神经消融(疼痛科);骨科矫形手术;脊柱开放手术等。

3.骨科手术机器人+O型臂

O型臂3D导航系统能够在术中为医生提供3D立体影像,可用于各种脊柱外科手术,包括腰,胸和颈椎手术。相比较C型臂和G型臂,O型臂能提供更宽的FOV和图像质量更好的影像。

O型臂在术前就可规划模拟出立体重组影像与各层面影像,为主刀医生计划手术路径。术中还可用完整360度自动环型扫描取像,从而即时更正路径规划与导航,避免伤害到周围的神经血管等重要器官组织,从而降低病患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由于O型臂设备的价格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三甲医院才有条件配置该设备。